中国东北经济回暖向好 三省将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4.2%、5.3%、6.4%——随着各省两会陆续召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相继“亮”出成绩单。这是东北三省经济面对巨大压力以来,首次实现全年同步向好。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4.2%、5.3%、6.4%——随着各省两会陆续召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相继“亮”出成绩单。这是东北三省经济面对巨大压力以来,首次实现全年同步向好。
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东北三省这些年的努力正在奏效,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一些领域和产业正释放出发展新动能。
腊月的东北地冻天寒,位于辽宁省阜新市的富国皮革项目区,吊车列阵待命,室外虽因冬季暂停施工,但部分建成厂房内部,设备正加速进驻。
“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年底前位于上海的总部将搬迁至此。”阜新市工信委主任高正民说。
这是东北经济回暖的一个侧影。东北经济曾遭遇“寒冬”,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下滑,经济增速一度在2015年全国垫底。
2016年黑龙江、吉林两省率先企稳。为重振东北,2016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主体的系列政策组合拳相继出台,以改革为主要抓手的全面振兴战略正式开启。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到2017年,辽宁省也实现了筑底回升。“当前取得的成绩,是在深度下探背景下实现的,来之不易。”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毫无疑问,国内正在进行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定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回升。”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商柏林说,年初以来煤炭工业持续向好,为铁岭全市工业经济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地区、工业企业自身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了盈利能力,也为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新动能。去年前三季度,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8%和69.6%,利润增幅全国排名第8位。
其中,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紧盯市场优化产品、做好研发,扭转了亏损局面;鞍钢集团也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背景下,在去年结束了连续5年亏损历史,实现利润15亿元,同比增利110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辽宁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同比仍在下降,但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其中,飞机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3.6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2.1倍。
“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比已经由2012年的12%提升到当前的18%。”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巍说。
工业振兴的背后,更有大刀阔斧针对体制机制的改革。坐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1.27%,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比增利55.82亿元。
因产品出现质量问题,2016年6月中国一重炼钢分厂领导班子全部调整。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说,国企盈利能力提升离不开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动手术。刘明忠到任中国一重以来,19个管理部门精简至13个,中层以上干部由320人减至190人。职工、干部全部进行考核,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攻坚,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省属国有企业全部盈利。吉林森工、吉林昊融等企业列出了三年扭亏增盈目标并立下责任状。
混改也是活化国企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2017年,辽宁省内本钢宝锦汽车新材料公司等10户企业已经完成混改。截至去年11月末,辽宁省国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0亿元,实现国有资产利税率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营商环境是东北经济振兴的痛点,日前黑龙江等地发生的营商环境问题事件,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正在进行的地方两会上,东北三省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继续明确提出,将继续下大力气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强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
吉林省提出,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辽宁省指出,将狠抓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黑龙江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加强教育引导与严肃查处相结合,对本部门本地区本领域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坚决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张坤指出,东北的改革尚在“进行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关键是找准了发力点,这便是全面振兴的希望”。(完)(参与采写记者:汪伟、张建、姚湜、梁冬)